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大城市买房的好处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城市买房的好处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发展大城市的好处和弊端有哪些?
一直以来,应该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,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。每每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总有很多网民抱怨自己的省会,或者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是“吸血鬼”,认为因为大城市的过度发展,造成了中小城市发展的缓慢。当然了,也总有一些网民会针锋相对,认为做大做强了一个中心城市,地区才能越来越好。
姑且不说应该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,绝大多数的网民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,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,中小城市的民众基本上都会支持发展中小城市,大城市的网民巴不得永远集中发展自己。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谁也无法从根本上说服对方。但是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,就是国内目前绝大多数的省份和地区都在集中发展区域的中心城市,提了很多年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貌似一点眉目都没有,除了沿海的省份,中西部地区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大力发展省会。
2017年各省GDP排名
数据显示,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,还是中西部的省份,中心城市的GDP组成在省内都占有比较高的比例。当然了,有的省相对均衡一点,而有的省则年复一年的陶醉在只有一个省会的岁月里。尽管多数的省份都在大力发展省会为首的中心城市,不过这并不代表这种模式就是没有弊端的,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利弊是非常明显的。
首先,优先发展大城市,确实会带来很多的好处。
一方面,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,中西部地区普遍以山区为主,加上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非常典型的国家,内陆地区气候条件很差。地理条件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不可能完全均衡发展,必然是有的地区发展的好一点,有的地方发展的差一点。对于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,优先发展省会为首的大城市,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节省建设资金,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促进中心城市的迅速成长,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,带动周边的地区更好的发展。
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,其实这个问题在我们身边已经体现的很明显了,个人觉得应该把问题改为发展大城市便利性和弊端,今天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。
首先我们确定下什么是大城市,官方对于大城市的定义是常住市区人口在100-500万的城市,超过这个人口的还有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(具体可以自己查阅)。那么发展大城市的好处,个人认为有几点:
第一、快。社会主义体制的最大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,从深圳这个小渔村到如今的雄安新区都是鲜明的例子。在我国只要集中力量,基本发展一个大城市基本是很快的事情,各种***和政策集中后一切都不是问题。
第二、便于快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。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国贫民弱,工业产业门类不全等等,为了快速解决这个问题,大城市发展就成了最快的捷径。从建国后到现在基本上很多产业和工业企业都是落户到一些城市(或新建城市),可以说对于我国工业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很大作用。
第三、便于快速提高城镇化率。1***8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17.9%,到2017年已经达到了58.52%,仅仅40年我国实现了西方国家用100-200年来实现城镇化目标,可以说我国大城市建设对于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供起到了很大作用。简单以中部省份为例,基本上100万以上的城市容纳了全省70%以上的城镇人口。
第一、城市产业分布不合理。过去很多大城市的成型要么是因为交通、要么是因为本身的***有优势,尤其是因为***而成的城市,如今都遇到了发展瓶颈,其原因就在于过去产业分布的不合理。
第二、城市病出现。因为产业和政策的过于集中自然导致人口的集中,那么医疗、教育、交通配套、住房等等都会显的不足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城市病,这也是为什么越是人口集中的城市堵车、环境等问题严重的原因。
今后三十年,中国人口迁移将从城市化转向大城市化发展,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人类科技的进步,让城市人口密度大大提升。从经济角度来说,人们共享的***成本更低。例如,小城镇无法建设地铁,因为人口不足,无法收回建设成本。大城市的地铁线路密集,因为,有大量市民出行,也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。
交通,教育,医疗,文化这些公共设施都需要大量人口来做基础,人口越多,城市的共享成本越低,所以人们越来越向大城市聚居。
日本的东京,人口超过4000万,这些人口都是外来人口的自然流入,因为就业机会更多,出行更方便,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,城市也会越来越大。
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弊端,但总体来说,利大于弊。
经济快了,人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。给当地人员提更多的供岗位了,人们也有更多的选择谋生道路,买东西方便了,出门方便了。城市更加整洁了。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,同各国各地的人打交道,见识也越来越多,当然弊端也有不少,空气没乡下的好,工厂多了,环境也就跟着污染,更严重的是,人心跟着社会的节奏,越来越浮躁,唯物主义,金钱似上,随着物价的增长压力也越来越大,攀比心理越来越重,当初乡下朴实的心理,越来越少。当然,社会在进步,人也要进步,我们要在繁华的大都市中寻找自己的安宁。
该不该考大城市的公务员?房价那么高值得吗?
除非你在小地方的关系非常硬,或者你一开始进入这个职场就顺风顺水,不然就应该到更高的平台去发挥你自己的作用。
对于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来说,大城市是一个更好的选择。
首先大多数的大城市公务员都有分房
建了那么多的经济适用房、公租房,大多数首先满足公务员的需要,这些房子虽然产权有些问题,本人并没有办法出售,但是也确实解决了大部分大城市公务员的安家的问题。这些在公务员招考的时候都不会说。
其实大城市对有能力的人提供了更好的平台
中国大部分的小地方,特别是县城,都是人情社会。没有背景的家庭在小县城里面当公务员,即使工作再努力一般也就混个正科级到头了。正科级的工资现在也就是个四五千块钱,虽然在县里面算是呼风唤雨的一局局长,但是要成为这个局长的难度可不一般。
大城市的公务员可不一样,基本上到点就解决了副科级正科级甚至副处级职级职务,到了这样的级别,才有可能到更高的岗位工作,成为更大的领导。这种视野和工作的平台是小地方没办法达到的。
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!那么大城市有什么特点,你自己的客观条件是两个关键因素。
大城市:年轻人的“考场”,中年人的“战场”,老年人的“医院”。
客观条件:年轻人的机会很多,中年人的压力山大,老年人出行不很方便。
还有就是每个人的具体条件差别很大,少数人(不在乎钱的人和能低到尘埃里的人)的生存没有任何问题,一般人需奋斗一辈子,为房子而拼搏!
综合来说,大城市的幸福指数普遍低于小城市吧。
当然应该考。首先,大城市公务员收入不低,城市发展空间大,人际交往的面也宽,对自己肯定有好处,虽然考上去太难了,说实话在这个人情社会,还有一定的关系才能如愿。其次,对自己的家人,尤其是孩子,有很大帮助,给他一个稍微高点的起点不好吗?最后,房价高不高,不是我们能左右的,尽最大努力吧,其实有了房子,虽然现在累点,以后升值了,觉得累也是值得的!
我的身边有很多公务员,有部委,省级机关,省会城市的,也有小县城的。
身边的所有人无一例外地都想向更高的平台奋斗。除非你在小城市有硬得不行的背景关系,能够一路平步青云,但是如果在小县城有关系的人,在省级、省会也会有自身的***。
一是大城市的平台,一般省会城市或者***单列市的级别会高于普通城市,更容易提拔级别。省级机关的平台更是不一般,一般是在县城永远不可能达到处级,但是省级机关一般干部的保底线都是处级非领导职务。
二是大城市的***,大城市的医疗、教育***可以提供给父母、子女更好的保障和更好的成长起点,在个人的***休闲时间,也有更多的博物馆、图书馆选择,就算老婆要买买买,也和小县城的商场品味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既然能够提供给他们更好的,为什么不选择呢?
至于大城市最让人感到为难的房子,如果现在的条件暂时不具备,相信你到了大城市的平台,一定能比小县城收入更高一些,通过奋斗一定也能实现。
为什么好多人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?
大城市的生活是大多数人向往的理想,就傢食物链的顶级,总有一些鄙视你小城镇人的感觉,一方面大城市工作机会多,生活方便,学校的优质***都集中在大城市,如北上广特大城市,特别是我们这种乡下来的人种,过独木桥考进大学能留在大城市也算有点出息了。另一方面为我们的下一代想大城市***的优势是小城镇无法比的。当然现在城市套路深,有些人想回归乡村也越来越多,城镇一体化,差别化的减少,农村也会越来越好的,大家说是不是。
人,作为高级动物,追求物质精神是其社会属性,物质富裕,精神富足才能满足一个人的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。而城市是优质***的汇集地,有让每个人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力实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,自然,越能满足人需求的城市越会聚集更多的有追求的人。
向往大城市生活主要原因有两个:
1、后代教育***集中、充足、质量高,好的教师都到大城市学校任职了,因为大城市工资收入高,只有好的教师、好的学校,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。
2、医疗***优质集中,同样道理,好的医生都去应聘大城市医院,大城市医院患者多,医务人员收入高,能接触到更多优秀医务人才,更有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。
3、国家对大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也相对比小城市和农村多,环境优美,各类文化活动场所比较多,孩子可以走更多机会保管学习,开阔视野,开发智力,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商智商指数,有利于培养优人才。
向往大城市的是大学生高学历一族和打工挣钱的年轻人,因为城市条件好,发展机会多,挣钱的活儿多种多样,可满足各阶层人士的求职愿望,而大钱的离退休人士则喜欢去风景好,交通也变利,风候谊人的效区,农村去过养花种菜,修心清静的田园生活,因为他们不缺钱,生活无后故之扰,条件决定一切,有钱了谁都会享受。
买新房,房子真的是越大越好吗?
房子面积小,房间紧凑,夫妻关系较好;
房子面积过大,房间离的远,夫妻多是分床睡,关系一般或很差。
首先,你所问的“越大越好”,“大”是指多大?
如果面积在144平以内的户型,应该是越大越好,功能齐全,对于2-4人的家庭来说空间比较舒适的,而且,打扫卫生也不是很麻烦,自己和家人完全可以胜任,也不是特别累。
如果面积超过170平以上大平层,或者220平的叠墅或者300平以上的别墅,可以说房间数量没有太多增加,而是每个房间的面积或公共空间增大了。
按照现在的家庭人口,父母和子女在一起住的机率不大,儿女大了要么外出求学住学校或者成家搬出去住,所以家里常常实际上住不了几个人。但虽着面积的增加,各项成本也都相应增加。
如果人少,资金有限,买刚改或改善的户型就够了;如果资金充足,人又多就买大平层或别墅。
但并不是越大越好,适合自己就好。
最好的房产面积就是100-140平米的房子,太大了肯定不好,不管是从居住还是投资属性来看,太大的房子都不好。
买房子,一定要买主流户型的房子,小一点的房子还好,太大的房子肯定不行。
为什么说太大的房子不好呢?
第一,从投资属性来看,房子面积太大,总价就会比较高,总价太高,市场需求肯定就会很小,因为受众太小了,买的人少,所以,房子的升值空间就比较差。
比如说别墅,别墅的面积够大了吧,从投资角度来说,洋房好于小高层,小高层好于大平层,大平层好于老破旧,老破旧好于别墅,别墅在住房市场里,升值空间是最小的。
可见,房子的面积肯定一定不是越大越好的。
第二,从居住属性来看,现在的家庭组成结构,一般都是父母带小孩子,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,放开二套以后,也有不少家庭是一双父母,带两个小孩。所以说,现在的家庭组合结构,基本上都是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,极个别比较多或者比较少的只是少数。
现在的家庭组合结构,就决定了,对房子的具体需求就是小三房大三房或者小四房。
所以说,房子的面积肯定一定绝对不是面积越大越好的。
大,并不是评价一个房子好坏的唯一标准。一个房子的好坏评判是一个综合测评的结果。
一、地段为王。
大城市的核心板块永远是稀缺的,其[_a***_]也是渐进向上的。五六线城市的房子,也要选价格最贵的地方,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宁可要首都的小房子,也不要县城的大房子。
二、综合配套。
一个房子的价值,体现在为居住者带来的优质的居住体验和便捷性。交通、教育、医疗、商业、公园这些配套综合加分,才是一个房子的真正价值。宁可要市中心的小两室,也不要城市边缘的大三室。
三、何为大?
在一定建筑面积内,确实大点的房子能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,100㎡的房子肯定要比60平米㎡的房子舒适度要好。但是200平米的房子未必就比150㎡的房子居住体验好,太多闲置的房间,反而会降低居住的舒适度,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。
所以说,对于普通购房者,房子的大小并不是衡量房子好坏的关键因素。一般家庭,三四口人,100㎡左右的房子,是能带来最佳居住体验的户型。
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,关心下方留言讨论。
关注 class="QIHEIHQ71277187697e9f63 link-at" data-uid="2563680201094619" href="***s://***.wukong***/user/?uid=2563680201094619" target="_blank" ,了解更多房产资讯。
个人认为房子不要过大,超过130米对于老人来说,打扫卫生就有点儿费劲了,即便是每天拖一遍地也是累的腰酸腿疼,只要是三室两厅两卫能满这个条件就可以了。如果条件好家里有保姆,那房子还是大了好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城市买房的好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大城市买房的好处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